老河口法院“五抓一优化”提升审判质效
今年以来,老河口法院以“公正司法年”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公信法院、一流法院”为目标,以服务审判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针对案件多样化、复杂化,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坚持“精细司法、精准公正”原则,从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等方面入手,采取“五抓一优化”措施,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审判质效。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选派3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同志从事审判管理工作,充实审管办力量。安排专人负责网络管理和司法统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审判管理工作给予物质、经费倾斜,配置打印机、扫描仪,人手一台电脑,为审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抓审判流程管理。根据新的数字法院应用系统,在内网上对案件流程进行监管、提示、预警、冻结、通报,要求承办庭在收案后7日内确认分案、审限届满前15日内报请延期审批、结案前先把相关裁判文书上传至内网、结案后30日内登记上诉或登记生效(刑事案件20日内)。
三是抓案件质量评查。以“案件评查”和“三评比”活动为抓手,“案件常规评查”与“发改案件评查”、“文书不上网案件评查”相结合,日常评查与专项评查相结合,就某一类突出问题类型案件,如合同案件、侵权案件、执行案件等,进行专项评查,以促进审判管理的巩固和完善。抓好“优秀庭审、优秀文书、精品案件”评比活动,对评比出的优秀文书或案件,制定相应奖励机制。
四是抓审判态势分析。加强对司法统计数据的跟踪管理,认真分析审判质效指标指数中存在的问题、短板、难点和突破点,密切关注各业务庭审判质效变化情况,重点关注薄弱环节,及时研究对策,加强指导监督;完善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制度,每月通报各业务部门办案进度情况,定期通报绩效指数指标情况,并以指标数据为依据,开展审判态势运行分析,为党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完善本院办案情况通报机制,以及改判发回案件和超审限案件的分析通报制度。每季度对本院各业务部门、各审执人员的收、结案、调撤结案、被发回改判案件等进行通报。每季度对发回改判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报全院,各部门对通报的发回改判案件应逐案评查,分析原因,倒查追责,并按相关规定报送情况。
五是抓裁判文书上网。要求各业务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认真校对文书内容,提高上网文书质量。加强上网文书报送的即时性,各业务庭应当在裁判文书生效后三日内按省高院统一格式修改后,向审管办报送修改后的裁判文书电子版,不再按月报送。进一步加强对应上网文书技术处理规范化工作,审管办根据相关文件梳理了上网文书技术处理规则,对相关内容进行细化。
六是抓协调沟通。审管办应全面准确把握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功能定位,加强与各业务庭的沟通,提高工作主动性,深入各业务庭了解对审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审判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促进审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