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政审受阻,失信父亲主动现身还款……
“法官,我要把欠的钱还了,我怕我的失信记录会影响到孩子当兵政审。”被执行人张某心急如焚地来到法院,希望执行法官能把自己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上撤下来。
案情回顾
几年前,张某向李某借款14万元并约定还款期限,还款期限届满后张某却以各种理由拒不偿还,李某多次催要无果,诉至老河口法院。
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但张某仍“一毛不拔”,无奈之下,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并对其名下财产进行查询,但并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被执行人也未主动向法院申报财产。
后执行干警多次与被执行人张某联系,耐心释法明理,督促其尽快履行还款义务,并告知拒不履行和拒不申报财产的法律后果,但张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敷衍搪塞拒不履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张某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法院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名单。
直至近日,被执行人张某的儿子报名参军,张某这才“回忆”起在法院还有未履行完毕的案子,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儿子的前途。张某立即找到执行干警和申请执行人,表示无论如何会尽快偿还欠款,请求申请执行人再相信他一次,给自己也给儿子一个机会。申请执行人表示理解被执行人的爱子之心,双方达成了还款协议。随后,执行干警按程序屏蔽了被执行人的失信信息,当前案件顺利履行。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当前,我国正在全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请失信被执行人珍惜信用,自觉申报财产,依法履行义务。
虽然,目前没有禁止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参军或录用公职的明确统一规定,但为人父母应当以身作则,诚信为本,相信一定能给子女带来好运!
老河口法院将继续发挥失信惩戒手段的威慑作用,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切实保障申请人及时兑现胜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