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体检”溯源头,“会商施策”提质效老河口法院召开2024年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
为进一步抓实抓细“公正与效率”,从数据上“把脉寻方”,以质效提优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8月1日,老河口法院召开2024年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分析问题不足,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院党组书记、院长程文辉主持会议,院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全院2024年上半年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情况,各业务庭室负责人紧紧围绕本庭室重点指标数据和审判运行态势进行深度分析,查找深层次成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下一步改进方向。
院领导对各自分管业务部门如何“补足短板、增强长板”,持续推进审判执行工作质量、效率、效果一体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会议指出,全院审判数据持续向好,“案-件比”、上诉率等重点指标逐渐趋优,其中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位居合理区间范围,其他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个别指标与区间上限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会议要求,全院要以最优质量、最少程序、最佳效果实现审判执行质效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发挥数据会商应有作用。
一是树立“一本账”理念,做实做好主责主业。审执质效指标是法院工作的“晴雨表”和“指挥棒”,各部门要树立目标导向、强化交账意识,以审判数据为抓手,学数据、懂数据、用数据,及时发现数据背后的苗头性问题,确保质量和效率一体推进。要抓牢审判管理工作,深化对各项指标数据的分析研判,科学制定指标提升计划与步骤,找准“点”和“线”的问题,明确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各项核心指标位居合理区间,争取更多指标进入优秀区间,推动审判质效不断提升。
二是树立“一盘棋”理念,深化源头治理工程。要加强衍生案件治理,民事、刑事、行政各条线的每一名法官都要牢固树立“纠纷一次性实质解决”理念,对每起案件尽可能促进案结事了,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上诉、申诉、再审、执行、信访等衍生案件。用好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做实类案检索,加强判前调解、判决说理和判后答疑,将服判息诉工作做到极致。将“司法为民”“如我在诉”落到实处,避免程序空转,促进矛盾纠纷实质解决,推动形成诉源、案源、执源、访源、腐源“五源共治”的最大联动效应。
三是树立“一条链”理念,压紧压实监管责任。监督指导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才有效,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管理观”,每月根据数据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盯牢重点指标,以审判质量带动案件减量。院庭长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压实带头办案和监督管理双重责任,认真落实“阅核制”工作要求,对标数据,固优补短,抓好“立审执”管理,及时校准工作偏差。要通过撰写典型案例、调研文章或者制发司法建议等方式拓展会商研判成果,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