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寒门少年遭遇失学危机,看热心法官如何帮扶化解

时间: 2017-10-31 10:05

法官在坚守公平正义调处案件的同时,要常怀一颗热心、怜悯之心,帮助化解案件背后的困难、悲苦,不断延伸司法为民服务触角,真正帮助困难群众从不幸中走出,在社会上立足,重拾生活的希望。

从赡养纠纷中牵扯出的寒门少年失学危机

2017年7月,家住老河口市洪山嘴红树木沟村的王某某、李某某老俩口神色匆匆的来到老河口市法院洪山嘴法庭,法庭负责人兰大兵接待了两位老人。通过交谈获悉,两位老人欲起诉要求其三名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并支付赡养费。兰庭长详细向两位老人介绍了立案地点、流程、需要准备的资料等事宜,老人们听取后表示感谢。

释疑解惑完毕,兰庭长细心的发现两位老人在获悉救济渠道后依旧愁眉不展,便又耐心与老人攀谈起来,详细询问老人们遇到的实际困难,看是否能帮忙协调解决。经过进一步交谈得知,两位老人起诉其三名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并支付赡养费,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资金抚养自己的孙子王小甲(现年15岁,老人次子王某甲之子),二位老人靠种地为生,温饱无忧,但是随着二人年纪增大,劳动能力下降,孙子生活、教育费用增加,实在无力承担,如果没有足够资金支撑,王小甲即将面临失学的危险,老人不得已才通过采取向法院起诉要求三名子女支付赡养费的方式来为孙子王小甲争取生活、教育等费用。

家庭变故致少年人生之路举步维艰

在兰庭长与二位老人的交谈中,我们清楚了整个事情的原委。原来,王小甲出生时,其母亲因故去世,其父亲后与一女子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女方带有一女孩,双方至今未进行结婚登记。起初,王小甲随父亲“一家人”共同生活,虽谈不上宠爱,但也衣食无忧。但是,好景不长,该女子时常打骂王小甲,且王某甲并未及时进行干预,给予王小甲父亲的呵护,这一切都给王小甲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创伤。王某某、李某某作为王小甲的爷爷、奶奶,因看不过孙子受到如此恶劣的对待,便将王小甲接到自己身边照顾、抚养,王小甲的父亲王某甲对此也不管不问,亦不支付任何费用。彼时,因王小甲年幼,生活、教育成本不高,两位老人靠种田的收入尚能够承担;随着王小甲年龄的增长,王小甲进入初中,生活、教育成本的增加,老人逐渐承受不了。为此,两老多次找到二儿子王某甲要求定期支付王小甲的生活费、教育费,但是王某甲均以无钱为由拒绝支付,并扬言不再让王小甲继续读书,多次阻碍王小甲就学。面临如此恶劣的生活、学习环境,王小甲学习成绩下滑严重,变得厌学,自己也觉得不想给爷爷奶奶增加负担,没有必要再读书。小小少年,在刚刚开启的人生旅程中行进的步履维艰,未来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

授人以渔,热心法官教育机构共同联手,贫困少年重获学习机会

微信图片_20171101095443.jpg

 兰庭长听完老人的陈述,心情异常复杂,心想:“教育是改变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命运的主要途径,只要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好,就有了自我造血的能力,家庭的贫困面貌就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循着这个思路,兰庭长对两位老人真诚的说到:“你们两老的赡养案件可以到法院进行立案,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是王小甲的就学问题,孩子还太小,过早的走向社会对其发展不利,还是应该有一技之长,我会积极联系老河口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老河口职校),为孩子提供就学机会。”老人们听到兰庭长的话,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言必行,行必果。带着对王小甲的怜悯,带着对王小甲未来的希冀,兰庭长将王小甲教育扶贫工作作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消除贫困,实现脱贫目标的重点工作。兰庭长利用案件处理间隙,多次到老河口职校进行沟通协调,该校党组亦高度重视,多次与兰庭长共同商讨王小甲的就学、生活保障等问题。最终,在兰庭长的奔走协调下,在老河口职校的鼎力配合下,王小甲顺利在该校会计专业就读,免除学费,并获得了针对贫困学生的每年3000元的生活补助。

微信图片_20171101095448.jpg

微信图片_20171101095452.jpg

看着王小甲重回课堂、再次学习的模样,兰庭长的内心稍感安慰。但是,学习之路也充满艰辛,需要勤奋、用心、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王小甲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成、顺利走向社会,兰庭长心中也充满了不确定。近期,兰庭长随院领导郑元璋再赴老河口职校,与学校领导座谈,了解王小甲近况,勉励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勉刻苦,学得一技之长,为今后顺利在社会立足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王小甲正在老河口职校安心学习,虽然教育费得到减免,生活费得到国家补贴,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口,兰庭长正在积极联系王某甲,劝说其积极履行对王小甲的抚养义务,保障其正常的生活、就学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