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⑯|民企沙龙“司法面对面 服务一对一”活动在老河口市法院成功举办
4月16日下午,老河口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三次座谈会暨民企沙龙“司法面对面 服务一对一”活动在市法院成功举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岩同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华同志,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关健同志,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简乐伟同志出席活动,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工商联相关领导,市法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参加活动,活动邀请了全市24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律师事务所派出代表参加。
在王岩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参与活动人员首先参观了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全景介绍中,大家在诉讼服务中心驻足良久,并对市法院下足“筑巢引凤”功夫、集聚全市调解资源,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的做法表示深度赞赏。
更让大家期待的是,市商会商事调解工作室就在今天正式入驻市法院!王岩同志亲自为调解工作室揭牌,大家来到工作室前鼓掌祝贺。此前,市法院与市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沟通联络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就是要充分结合法院和工商联各自职能,形成工作合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从极力推动“法院+工商联”机制出台,到调解工作室高效挂牌入驻,市法院在用实际行动兑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不变承诺。
下午2点40分,市法院五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全体参与活动人员60余人在此召开座谈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荣新同志向与会人员宣读了《关于成立老河口市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工商联先后作交流发言,将各自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经验做法“和盘托出”。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两名律师分别与芙蓉纺织、顺通运业两家企业签订了“一企一律师”协议。
随后,座谈交流进入中心环节,12位企业家、商(协)会代表先后就自身诉求进行咨询,与会各部门予以现场答疑。关健同志特别针对企业家代表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给予了深入解答,得到与会人员一致认同。“企业要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企业临时用工可采取劳务派遣方式”,市法院有关院领导、部门负责人就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予了“面对面”“一对一”精准解答,赢得与会人员阵阵掌声。
在充分听取企业家、商(协)会代表意见建议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岩同志,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关健同志,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简乐伟同志先后作交流讲话。
关健同志指出,我们“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是人民法院强化司法公开、发扬司法民主,便于我们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有利于共同推进司法公信力提升,有利于我们找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与结合点,更有利于实实在在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市法院将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的司法理念,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贯穿始终,认真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精准把握司法的尺度、力度和温度,主动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司法更加便捷高效。同时,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真诚接受企业对市法院的监督,促进我们建设一支忠诚纯洁可靠的法院队伍。
王岩同志指出,今天座谈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襄阳市委优化营商环境有关部署要求,广泛听取各位企业家、各位代表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支持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这种活动形式很好,为政企面对面交流搭建了沟通平台,拉近了部门与企业距离,有力地推动政法机关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
她同时强调,针对企业家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政法机关和市工商联要照单全收、全盘接受,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落实交办、办理、反馈等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整改到位、整出成效。要紧盯教育整顿,提升服务质效,坚持目标导向,优化发展环境,突出责任落实,凝聚服务合力,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老河口、推动全市“一城两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队伍教育整顿激流勇进,优化营商环境纳智而行,最终都是为了干成一件事:我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