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家庭教育宣传周|法院“开放”,学生“主场”!让法治信仰扎根少年心中!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把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定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5月13日,在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和第29个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老河口法院开展“以法之名、护家前行”主题法院开放日活动,该市实验中学近100名师生受邀走进法院,在此开辟了一处威严庄重而又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堂”。
“全视角”观察法院、接触法官、品读法律
“法院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在有序引导下,师生们参观了老河口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院干警向师生们介绍了诉讼服务中心的功能、立案流程、绿色通道以及便民设施设备,观摩了诉讼服务窗口、诉前调解室等场所,体验了诉讼服务智能终端,让大家对法院工作和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沉浸式”体验法院文化,接受法治熏陶
在老河口法院沙龙书吧,法院干警向师生们介绍了书吧的各个功能区,展现了其所蕴含的“劝学”“法治”等主题文化内容,学生们开心地徜徉在书香海洋中,尽情感受法院“图书室”的温馨与宏大。法院干警还与师生们开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互动,干警提问法律问题,学生们举手抢答,并获得法院提供的一份小奖品,令大家在“不亦乐乎”中增长法律知识。
“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庄重与魅力
“现在开庭!”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老河口市实验中学“思政金课”模拟法庭开庭了。由实验中学同学们扮演的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模拟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案。
“庭审”现场,“审判长”严肃公正,有条不紊把握庭审秩序;“控辩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被告人”认罪态度诚恳,深刻反省悔过。从宣读法庭纪律,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当庭宣判,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严谨规范,完整再现真实的庭审现场。
在法院干警的“手把手”教导下,他们完全进入角色,认真,庄重,严肃……每一个流程都力求严肃规范,每一个环节都尽力做到准确无误。
家庭教育一封信也是“委托书”
活动最后,老河口法院民一庭干警向实验中学师生一行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法律知识,并向学生们发放《老河口市人民法院致全市家长的一封信》,“委托”孩子们把家庭教育法律知识带回去给家长讲解,以孩子们的“主角”意识号召全社会加强和重视家庭教育。
播下法治梦想的“种子”
“这次走进法院,我又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也更加激发了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模拟法庭这种教学形式,让我体验了诉讼程序,加深了对相关法律的感知,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神圣,感受到了司法审判中的公平和正义。”实验中学一名学生这样说道。
此次“法院开放日”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法院、亲历庭审、聆听法官普法,不仅感受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重视,也让大家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今后,老河口法院将不断延伸司法职能,拓宽普法渠道,加大对青少年的关爱力度,多措并举引导家庭、学校、相关单位以及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用法的好习惯,努力让莘莘学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