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庭在线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张集法庭:聚焦“执源治理”,努力打造“无执化”法庭!

时间: 2024-07-16 17:15 来源: 老河口法院


为做好审执工作衔接,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老河口法院张集法庭进一步延伸执行触角,解锁“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模式,推动案件由“末端执”到“前端治”,向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第二季度,张集法庭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降至25.20%,执源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聚焦前端,关口前移“降增量”

随着辖区乡村道路交通更加便利,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亦时有发生。近日,张集法庭受理张三与李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在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综合研判后发现,李四一直有意躲避承担责任。

“一纸判决很难保障张三胜诉权益迅速得到兑现,解不了伤者燃眉之急,关键还是在于执行到位。”如何在诉讼阶段通盘考虑执行,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承办法官遂将视线从“案子能否结案”转向“当事人的纠纷有没有实际解决”,向张三提出了财产保全建议。

张三接受建议并于当天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庭干警迅速采取保全措施,对李四的账户依法冻结,同步向其送达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确保案件如期开庭。得知账户被冻结后,李四态度有所缓和。

案件审理中,经承办法官多次调解,双方最后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兑现。至此,该案成功化解。

财产保全作为连接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的桥梁纽带,能够有效防止因被申请人转移财产导致案件无法执行。张集法庭坚持关口前移,加大诉前、诉中保全力度,立案前主动向当事人发放《财产保全告知书》,引导当事人办理保全申请,迅速完成立案审查、保全登记及案件移送手续,为案件顺利化解“上保险”。

聚焦中端,调解优先“促履行”

2023年,陈某驾驶摩托车为避让王某逆向停车的客车时,将正在机动车道步行的李某撞倒,后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交通部门认定陈某负主要责任,王某、李某负次要责任。后因无法就赔偿事宜协商一致,李某近亲属诉至法庭,要求陈某、王某、保险公司共同赔偿。

承办法官对案件事实认真梳理,厘清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但一判了之,既不利于案结事了,也会增加当事人的矛盾,便决定邀请涉案各方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各方对赔偿金额存在争议,承办法官便从法律角度和诉讼成本等多方面引导,一方面建议原告李某近亲属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适当调整赔偿金额,尽快获得赔偿,抚平亲人离世的伤痛;另外一方面,引导车主、保险公司换位思考,就部分赔偿项目协商一致。

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重新权衡利弊,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且以最快速度履行到位。至此,该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圆满解决。

张集法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理念,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尽可能促成当事人当庭履行,或在短时间内履行;对未能当庭履行的案件,也不“一调了之”,而是在履行期限即将届满时主动联系沟通,督促当事人按时履约。这便是张集法庭聚焦司法为民、转变司法理念,不断追求“公正和效率”的一个缩影。

聚焦末端,判后答疑“解疑惑”

2023年,另一起交通事故也发生在辖区。高某驾驶车辆与王某驾驶摩托车相撞,造成王某受伤。交通部门认定高某负全部责任,肇事车辆在某公司仅投保了交强险,王某伤情经鉴定构成10级伤残。发生交通事故时高某系帮王某兵开车,肇事车辆实际车主为王某兵。

庭审中,承办法官围绕争议焦点对案件事实开展调查,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详细了解案件经过,但因双方争议较大,未能调解成功。由于事故车辆仅投保交强险,对于交强险范围外的赔偿金额应由被帮工人王某兵承担赔偿责任,法庭最终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其余部分由王某兵承担。

判决后,承办法官并未“一判了之”,而是秉持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向王某兵开展判后答疑工作,在法官的释法说理下,王某兵终于打开心结,主动履行判决。

判后答疑是张集法庭推进“审执一体化”的重要一步,法官努力做到让当事人充分了解、认同裁判结果,通过判后答疑、及时告知当事人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敦促其履行义务,从源头上减少了执行案件数量,进一步深化了执源治理工作。

聚焦执端,执行和解“保双赢”

“谢谢卢法官,帮我们公司要到了涉案款……”收到货款的邱某激动地说道。

“谢谢卢法官,我把借款给还了,心里面的石头也放下来了……”履行还款义务的张某也如释重负的说道。

2020年,张某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向某金融公司贷款本金人民币1万元。张某借款后仅按期偿还部分本金2499.99元及费用。法院依法判决张某偿还支付某金融公司借款本金人民币7500.01元,并支付逾期利息。

案件虽然已审结,但判决书未能实际履行。承办法官当即联系张某,同步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告知其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的法律后果,并采取措施督促履行。经过耐心释明,张某表示在约定时间内还款。最后在法官的不断跟进下,张某与某金融公司达成和解,并实际履行到位。

“谁办理案件,谁督促履行”。判后促执虽然增加了法官工作量,但这一做法有利于提升裁判文书的可执行性,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防止“纸上权益”成为“空调白判”。张集法庭庭长在谈及构建法庭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时深有感触地说道。

张集法庭在推行“审执一体化”基础上,通过财产保全、诉中调解、判后答疑、执行和解等多措并举,积极打造“无执化”特色法庭,及时圆满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法庭还将不断探索“诉源治理”和“执源治理”的“双源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法庭在诉源、执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化解急难愁盼事,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基层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