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老河口法院:一竿子插到底,破解企业复工复产周转难

时间: 2020-03-16 16:50 来源: 老河口市人民法院

老河口法院:一竿子插到底,破解企业复工复产周转难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在即。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一件事便是急需一笔资金开动机器、筹备工人工资,但不少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销售停滞、产品大量积压,“周转难”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第一道难以跨过的“坎儿”。在此关键时刻,老河口法院在疫情防控中积极作为,创新“调解+履行”举措,促成企业债务履行一步到位,助力企业破解复工复产周转难。

困境企业的前前后后



2019年10月,湖北某食品公司与贵阳某贸易公司签订面粉《购销合同》一份,约定湖北某食品公司从贵阳某贸易公司处购买面粉,贵阳某贸易公司又与襄阳某面业公司签订《购销合同》一份,约定贵阳某贸易公司从襄阳某面业公司处购买面粉。鉴于上述供销关系的双方实为湖北某食品公司与襄阳某面业公司,两方又签订《购销合同》一份,合同针对货物名称、数量、价格、以及交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详细情况作出了明确约定。






合同签订后,襄阳某面业公司按照要求供货,但湖北某食品公司、贵阳某贸易公司未能依约足额支付货款。为此,双方于2019年11月签订《结算协议书》一份,共同确认:湖北某食品公司共拖欠襄阳某面业公司面粉货款共计93720元,湖北某食品公司在2019年11月30日前付50000元货款,在2019年12月5日前付清余款43720元;湖北某食品公司有任何违约行为,将承担总欠款20%的违约金;张某(系湖北某食品公司实际控股人)对湖北某食品公司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协议签订后,襄阳某面业公司仅收到4万元货款。在多次索要剩余货款无果的情况下,襄阳某面业公司将湖北某食品公司、张某、贵阳某贸易公司诉至老河口市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剩余货款53720元及违约金18744元。眼看即将复工复产,而企业正处于周转难关,但疫情之下要回欠款谈何容易。



案件办理中的一波三折



由于原被告均为当地涉及民生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案件受理后,原本可以申请延期审理,但承办法官陈俊生却一刻也不敢拖延。为确保快速有效化解纠纷,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度过难关,他认真查阅案件相关情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电话、微信多次与各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进行沟通,尽管案件标的额不大,但被告企业也表示面临的困难一点都不比原告企业小。经一番努力,陈俊生终于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调解方案,原、被告最终对货款、保全费及诉讼费的支付达成一致意见。但在违约金支付上,原告要求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执行,被告则表示受疫情影响,企业目前生产处于停滞状态,资金紧缺,请求原告降低违约金的支付金额。

“一竿子插到底”获点赞



为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承办法官陈俊生再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通过微信与双方平心静气地再分析、再协商,双方最终同意降低违约金支付金额。随后,陈俊生又与被告企业开展了“交心式”的谈话,诉说着原告企业的确实不易,希望其尽快支付欠款,被告企业终于答应了。就在原、被告企业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次日,原告便收到被告应支付的货款、违约金、保全费及诉讼费等银行转账金额合计66000元,届此,该案“调解+履行”一步到位!原告企业顺利度过“周转难”,连忙向陈俊生和被告企业竖起了大拇指,被告企业也对陈俊生说出了心里话,“让您费心了!”


“一竿子插到底”,这只是老河口法院的法官干警创新举措、主动作为的缩影。疫情防控期间,老河口法院始终做到防疫和审执工作“双轨并行”,在组织干警全力参与联防联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应用“云”平台开展好审执工作,为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