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光化法庭:“专业转型”四步走,“如家法庭”解忧忙!

时间: 2023-04-06 16:38 来源: 老河口法院

在新一轮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中,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光化人民法庭积极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顺利向少年家事专业化审判法庭转型蜕变。从管辖一地到共治一域,光化人民法庭瞄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大力开展“如家法庭”建设,努力让面临破碎的家庭找回“家”的感受,进而心平气和、彻底实质化解家事矛盾纠纷。

搭平台聊聊,“心语”解“心结”

以人民调解中心建设为“龙头”,搭建起家事纠纷综合解决平台,推行“群众说事、行业说理、法官说法”。

在人民调解中心,成立并入驻“法院+司法+妇联”联调组织,设置导诉台、法官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幸福家庭学校,建成全省领先的“智慧融合法庭”,采用门诊式“分科”“问诊”“处方”,实现“诉非联动”无缝衔接、“访调裁审”一站式解纷。在少年家事法庭,“圆桌审判”促进“情、理、法”交融互织,让一家人由对簿公堂转为在“家”中促膝长谈,更好地感受家事审判特有的司法柔性。家事法官探索“示范诉讼”“要素审判”,为解纷提供“范本”,走专业化与群众路线结合之路。2022年,法庭共办结案件405件,委派委托调解率达89%,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多元化解纷“心”路径。

建个群帮帮,“大家”护“小家”

织密多元“解纷网”,纾解群众“心中结”,实现多主体参与、多资源利用、多手段处理家事纠纷,定向形成合力,共促家安人和。

完善家事解纷社会化格局,联合公安、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等8个部门在光化法庭设立襄阳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搭建“依法带娃”新阵地。联合武汉军事法院等六部门设立涉军维权服务联络室,切实维护驻地部队官兵及军属合法权益。全面推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入驻5个调解组织35名调解员,联动开展远程调解、异步调解。

出台《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针对存在“失责”行为的父母及时下达《家庭教育指导令》,为家庭教育上好“责任险”。发出《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引导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为婚内保护、婚后保障撑起法治“保护伞”。

进网格问问,“送达”又“送暖”

探索“网格化+司法送达”新模式,为断好“家务事”打好“提前量”。充分利用“市-乡镇-村(社区)-单元网格”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对基层网格力量统一登记造册、分片划区,全市249个村居社区、760多名基层网格员业已成为协助法院送达的重要辅助力量。充分发挥社区村组网格员触及面广、人缘好、熟悉乡土人情的优势,不仅将法律文书送到大街小巷、农家小院,还充当起“和为贵”联络员,把“家”的暖意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心头。在协助直接送达基础上,依托“智治通APP”,光化法庭先后协请网格员查找送达信息500余次,电子送达平均用时缩短至0.52天,打造了一个正义从不迟到的“30分钟送达圈”。“网格化+司法送达”新模式打通了家事送达“最后一公里”,该项目也顺利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

常回家看看,“法官”变“村官”

光化法庭把司法服务由诉前、审中延伸至判后,用好家事回访,传递司法温度。联同学校、社区、村组、人大代表,开展释法答疑、案后说理,解决实际困难,守护万家灯火,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上好“双保险”。

擦亮“以法为名 护家前行”品牌, 培育“家文化+法文化”氛围。成立“家长学校”,与教育、关工委等6部门共同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系列活动,举办《家庭教育促进法》以案说法27场次,让“如家”理念可触可感,更好辐射家事审判指引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开辟法治课堂,举办模拟庭审,让法治信仰根植少年心中,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法治化环境,光化法庭荣获襄阳市“青少年维权岗”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