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建议 “开药方” 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题!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近日,老河口法院执行局针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向老河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出司法建议书,通过“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智慧,让民生关切在法治实践中落地生根。
司法拍卖是法院常见的执行方式,但老河口法院执行局在处理一起拍卖案件时,却遇到了棘手情况。之前,法院对张某名下的不动产进行司法拍卖,竞买人陈某最终以最高价竞拍成功。然而,在陈某办理不动产变更手续时,相关部门测绘发现,案涉不动产占用了当地村中的土地,致使不动产变更手续无法正常办理。
面对这起案件暴露的问题,执行法官们认为,仅就个案进行裁决,无异于扬汤止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若今后还有类似问题发生,必会引发当事人的不满、投诉等情况,影响群众权益,也不利于社会治理。
为此,老河口法院执行局在分析研判后,向老河口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出司法建议书,直击病灶开出“药方”:一是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要始终以群众利益至上、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合理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题,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二是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在今后对不动产开展司法处置前,提前对接核实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等相关情况,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司法建议发出后,老河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并回函明确解决方案。对陈某竞拍的不动产,超出的用地已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征收为国有土地,储备中心已收储,后续将对房屋超出宗地的部分按现状补办出让手续,待土地出让手续办结后,将为地上房产一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解决案件是“治标”,深入探究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才能“治本”。老河口法院将持续落实“抓前端、治未病”要求,通过司法建议的“靶向治疗”推动基层治理的“系统升级”,把矛盾化解在早、风险处置在小,让“小建议”撬动“大治理”,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