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这份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报告请收下!

时间: 2023-06-25 15:03 来源: 老河口法院

6月21日,老河口市人民法院院长程文辉在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得到与会代表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报告指出,三年来,老河口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办理中,加大帮扶帮教、普法宣传力度,积极参与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切实保障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院办案法官被评选为襄阳市“民事办案能手”,少年法庭荣获襄阳市“青少年维权岗”称号,举办的《思政“金课”模拟法庭》在全省“护航成长 与法同行”法治精品课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一、突出专业定位、优先保护“如家法庭”成功转型

借助改革东风,建好“少年法庭”在内设机构改革中抢抓先机,及早设置“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该院成为全省第一批专设少审机构的基层法院。在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中精准定位,以专业化发展为方向,如期完成加挂少年法庭牌子工作。大力开展“如家法庭”建设,努力让孩子找回“家”的感受,城区光化法庭顺利向少年家事专业化审判法庭转型蜕变。

集合最优资源,推行“三审合一”按照“3法官+1法助+4书记员+2法警”模式,选优配强专业化审判团队成员,女性占8成,平均年龄39岁,审判团队力量为“全院之最”。积极探索实施涉未成年人“三审合一”模式,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审判综合效果与专业化水平。开通涉未成年人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分案、优先开庭、优先调判、优先送达“四优先”制度,确保未成年人审判便捷化。

营造亲和氛围,凸显“柔性司法”建成2300平米少年家事审判中心,升级“数字化圆桌审判法庭”、家事调解室、亲子活动室、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专门场所。依托“一站式”建设,将少年法庭搬进人民调解中心,布设法官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幸福家庭学校等功能区。促进“情、理、法”互织交融,让孩子的“哭闹声”演变成“欢笑声”,一家人由对簿公堂转为促膝长谈,进而心平气和化解矛盾纠纷。

二、突出惩教结合、双向保护“一盘联动”呵护成长

坚持从严惩治全力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依法惩治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伤害、拐卖儿童、性侵等犯罪,对其中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社会影响重大的被告人,坚决依法从快从严惩处。共审结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案件14件,惩处罪犯18人,充分体现了刑事司法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坚持教育为主依法审慎审理未成年人罪错案件一方面,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占比100%。另一方面,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对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惩治。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4件12人,未成年人犯罪数呈稳步下降趋势。同时,做到依法保障未成年被告人权益与维护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并重,一并挽救两个背负仇恨的家庭。

坚持有利原则加强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权益保护共办理涉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等家事纠纷案件892件,依法建立或变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监护、抚养、教育、继承、探望等民事法律关系,依法确认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违法。针对婚姻家事案件中藏匿子女、拒绝探望等难题,加强审执联动,将司法惩戒的刚性和亲情感化的柔性相结合,推动抚养探望顺利执行。

三、突出特色机制、特殊保护

“圆桌审判”庭外延伸织密防御机制,“令式文书”护周全将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依法发出5份家庭教育指导令,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依法发出3份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降低未成年人受侵害风险。推行从业禁止令,禁止1名性侵儿童被告人一定期限内从事教育职业。发出《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引导签订《探望权履行承诺书》,确保未成年人的财产权、身份权不因父母离婚而缩减。

强化帮扶机制,“法官寄语”显温情将司法救助、判后回访、“法官寄语”等工作方法融入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流程。共救助未成年人57人,为困境儿童送去司法温暖和关怀。在干警帮助协调下,父母离婚后随母生活的10岁小陈答(化名)顺利从陕西富平返回老河口,成就了一段感人心扉的“回家”故事。该案例被《湖北日报》《襄阳网》等媒体广泛报道,让“如家”理念可触可感。

落实回归机制,“浪子回头”金不换认真落实省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在推行犯罪记录封存基础上,将促进回归理念贯穿到“庭前调查、庭中教育、庭后帮扶”工作全程,帮助失足未成年人更好接受教育改造和顺利回归社会。庭前积极开展“三查明” ,庭中采用温和又不失严肃讯问方式审理案件,庭后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使未成年被告人真正从内心深处知罪、悔罪,重新建立起回归、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四、突出综合治理、全面保护“共同缔造”护苗环境

加强联动,搭建全方位保护格局强化“政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机制建设。以人民调解中心建设为“龙头”,推行“群众说事、行业说理、法官说法”,先后委托调解案件329件,调解成功率79.8%,为广大家庭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解纷“心”路径。联合8个部门在光化法庭设立襄阳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1家单位共同出台《涉案未成年人关护帮教协作联动工作办法(试行)》,以“大家”护“小家”,积极寻求帮教工作社会化支持。

深入宣传,倡导全社会走近关爱擦亮“以法之名、护家前行”主题,培育“家文化+法文化”品牌。组建“法治副校长”宣讲团,借助三八、五四、六一等节日氛围,走进社区、村组、学校,举办“父母课堂”“模拟法庭”“家长会”“公开课”,为家庭、学校、未成年人“量身定制”法治教育。共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0余次、指导模拟法庭5场次,覆盖学生儿童近万人;制作发布微视频宣传片7部,受到广大师生好评。

锚定源头,促进全链条补齐短板坚持以案促治,发挥司法建议源头治理作用。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教师资质审查、校园打架斗殴、娱乐场所治理等问题,向政府部门、学校发出司法建议,预警监管盲区。积极争取人大及其常委会支持,及时邀请代表委员开展“立体式”调研,监督推动司法建议得到落实。利用新媒体公布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36篇,着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重大意义。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把未成年人审判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抓实抓好,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

二是深刻把握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特殊规律,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质效。准确把握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专业性、创造性、协同性特点和发展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

三是充分履行审判职能,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坚持能动司法,依法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将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办理中。

四是加强调查研究和司法建议工作,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抓前端、治未病”功能,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五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优法治环境。帮助祖国的花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青少年懂法、遵法、守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六是深度参与综合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体系。用好“政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工作机制,主动协调社会、政府和其他司法机关力量,共同构建社会化综合保护体系,凝聚全社会力量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